顺达平台资讯

历史趣谈:古代中国出现的“霾”成分是什么

作者: 顺达娱乐   点击次数:    发布时间: 2024-05-10 21:38

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古代的霾就是人们熟知的沙尘天气,即一种因风而起的降尘现象,这显然与霾的现代含义截然不同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近年来,随着城市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,“霾”这个原本十分生僻的字眼进入到公众视野。2010年,中国气象局出台的国家气象行业标准对霾(haze)的定义进行了规范:“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,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.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。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、红色,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。”可见,霾的现代含义是一种空气混浊现象。

然而,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古代的霾就是人们熟知的沙尘天气,即一种因风而起的降尘现象。这显然与霾的现代含义截然不同。但在学界对古今天气现象的解释体系中,无论是风、雨、雷、电,还是雪、雹、霜、雾,其古今含义基本没有发生变化,何以唯有霾的古今含义发生了转变?如果说“霾即沙尘”的观点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话,难道霾的现代含义就是凭空而来的吗?

经典结论:“风而雨土为霾”

古代霾的记录最早可上溯到殷商的甲骨文。但在还不能见到甲骨文的古代,人们对霾的认识是靠传世文献的记载。现存最早记载“霾”的传世文本是《诗经顺达登录·邶风·终风》,其中“终风且霾”四字便是古人解读霾的唯一文本来源,后世学者对霾的初步理解都源于这一孤立文本中的四个字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最早对“霾”字进行解释的是《尔雅·释天》:“风而雨土为霾。”此后的一千多年里,东汉许慎、郑玄,三国孙炎,东晋郭璞,唐孔颖达,北宋邢昺都沿袭旧说,直至清代在此问题上也无创见。此外,一些唐宋学者对诗文中出现的“霾”字所作的注解也大都采纳《尔雅》的观点。更有如柳宗元在自己的文章中大量使用“霾”字。由此不难看出,《尔雅》的经典结论对后世霾认知体系的维系具有巨大影响力。

《尔雅·释天》基于对《诗经》“终风且霾”一句解读而得出的“风而雨土为霾”的结论似乎成为永恒的经典,并被历代学者奉为圭臬。从上述话语解释的传承过程中可以看出,《尔雅》关于“霾”的经典结论建构了古人对霾的主流认知体系,该体系约形成于秦汉之际,并经过后世学者的不断完善和维系,在古代天气认知发展史上占有坚不可摧的地位。直至今日,学界所谓“霾即沙尘”的观点亦来源于此认知体系。

“霾”非“霾”:“风”、“雨土”和“霾”的关系

然而,这一认知体系也并非无懈可击顺达登录。由于该体系的形成并不是源于实地观测,而是基于对孤立文本的解读,因此我们便会对其认知结论的科学性产生疑问。“风而雨土为霾”立论的基础有二:一是“风”,二是“雨土”。“风”与“霾”具有何种关联?“雨土”与“霾”又是同一天气现象呢?

关于“风”与“霾”的关系,史籍中主要存在两种描述方式:一是“大风—昏霾”,二是“风霾”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《新唐书》卷35《五行志二·常风》载长庆三年(823)正月丁巳朔“大风,昏霾终日”。在这次风灾中,“大风”导致的结果是“昏霾终日”。所谓“昏霾”,就是“光线昏暗”,古人多用它形容所处空间的昏暗状态。因此“昏霾”二字所反映的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,而是一种昏暗混浊的空气状态。《诗经》中的“终风且霾”与“大风,昏霾终日”所要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。

“风霾”连用是古人常见的对某种天气现象的描述方式,它最早出现在记录东晋历史的史书中。如《资治通鉴顺达登录》卷109载东晋安帝隆安元年(397)正月“甲辰,风霾,昼晦”。《宋史》卷319《刘敞传》载刘敞有“臣恐感动阴阳,有日食、地震、风霾之异”之语,更说明从宋代开始,在古人的气象认知体系中,“风霾”已是与日食、地震并列的一种非正常的自然现象。“风霾”虽确指沙尘天气,但均为“风”与“霾”连用的描述方式,至于“霾”字单用的情况,在各种记载与“风”相关联的气象记录中基本没有找到。可见,在古人的观念中,“风霾”与“霾”是两种不同的现象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顺达娱乐平台注册:www.cn2349.com

联系我们

顺达招商QQ:********

顺达主管QQ:********

顺达客服QQ:********

邮箱:2********@qq.com

地址: 台湾省台北市拉菲Ⅵ6国际财富中心顺达娱乐大厦D座10字楼CN2349室